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

微星MSI GE620DX (2012新規)試用感想

寫在文章之前的重要更新


*2012/12/17更新:日版幻想戰記在10/22更新後,正式對應NVIDIA OPTIMUS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前言


忠實工作長達4年多的老筆電微星MSI PR210,在新版FEZ殘酷的壓力測試下,出現過載自動切斷螢幕的狀況(猜測可能是溫度過高的關係),畫面全黑,唯有重開機一途。同樣的筆電在諸王覺醒版本之前,是可以順利玩FEZ的(當時預載的OS是Vista Home Premium)。這說明了FEZ的新版本強化了視覺特效,對硬體的要求也隨之提高。

新筆電的主要任務,除了一般辦公室環境文書作業之外,同時也必須處理多媒體(影片剪輯轉檔),當然也希望它能順利執行台版以及日版FEZ,各種需求的交集,最後的方向指出我需要的是一台「大尺寸螢幕、高效能運算、威力強大的3D顯示能力」的筆電。

筆電品牌重要嗎?


品牌當然是重要指標,過去的筆電品牌尤其是。過去十年,我相當依賴品牌形象來選擇筆電,自費購入的第一台筆電,是2000年的天王品牌IBM ThinkPad X20。當時ThinkPad尚未被賣身到Lenovo,無論是製造組裝品質以及功能都是一時之選,新台幣7萬(包含它的專用Dock和光碟機)的X20,當年被形容為「筆電正式邁入平民價格」,與IBM旗艦機種動輒索價新台幣20餘萬元來比,7萬的確是平民價。

接下來在2004年購入的筆電,則是SONY VAIO TR2T,是一台僅有10.6吋(解析度卻高達1280x768),內建光碟機的小尺寸筆電。體積和前幾年流行的Atom筆電很接近,但是價位比X20更高貴。SONY的ClearBirght View螢幕品質極佳,有效果非常好的AR鍍膜,絕非現在偷料嚴重的液晶螢幕可比。令人欣慰的是這兩台筆記電腦都忠實地服務主人直到晚年,被不斷進步的硬體規格以及持續變慢的作業系統影響,最後在完全沒有故障的狀況下退休安享天年。

另一台文書用筆電MSI PR210,也很幸運地使用了四年多,儘管它當年被視為二線或三線品牌,組裝用料品質都不能跟我另一台Apple PowerBook G4相比,甚至連CPU都不是intel,但這台微星筆電幫我完成了數十萬字的稿子,沒讓我失望過。

MSI PR210預載的作業系統Windows Vista一直飽受汙名之苦,不過Vista有許多改革,除了安全性提高之外,也解決了使用者設定檔不斷肥大的痼疾(前代Windows XP最為人詬病的毛病之一),這點個人十分欣賞。不過PR210的獨立顯卡,效能位階很低,基本上是不能玩幻想戰記的。實際上安裝後試玩也是如此。或許裝Windows 7並不適合PR210也說不定。

微星列入考慮清單


i7 2670QM,最高動態時脈3.1GHz。
微星在遊戲市場耕耘已經有一段時間了,不管在主機板、顯示卡或者電競筆電都有頂級的旗艦產品可選,而且受到國外許多電競玩家的喜愛,一點都不像是所謂的二線品牌。所以,如果把目標放在電競筆電上的話,微星這個品牌絕對有實力排在前三名內。

電競筆電最有名的品牌之一,大概是DELL的Alienware了。 另外,日本的格雷力也有一定的實力(微星和藍天代工);此外專注在遊戲市場的,還有一家美國品牌Sager,透過網路可以訂購。國產品牌則有華碩、還有代工專業廠藍天(Clevo)。

這次的筆記電腦採購預算訂得不高,只有新台幣4萬元。硬體規格需求如下:
  • CPU:以第二代i7為首選,至少要i7-2630QM以上
  • 獨立顯示卡:AMD HD 6770M或NVIDIA GT555M以上,記憶體1GB以上。
  • 記憶體:DDR3 1333 4GB以上
  • 作業系統:Windows 7 SP1 64位元
  • 儲存媒體:7200轉硬碟或120GB的SSD
  • 螢幕:15吋以上霧面螢幕,畫面解析度至少1680x1050或1920x1080

說真的,符合上面條件的筆電還不少,不過價格要低於4萬元,馬上就得刪掉一堆名單。在高CP值的前提下,再加上對微星筆電還有一些使用經驗的信任感,GE620DX就出線了。

換湯不換藥的GT 635M。3D效能令人好奇.....。
微星的筆電在台灣一向是超冷門產品,專賣店少,出貨量也比不過雙A。因為規格超高標,2011年底資訊月後熱賣,台灣市場上至少有3個禮拜想買也買不到GE620DX。

由於鋪貨量太少,買不到也不見得是壞事。因為就在農曆春節前,「2012年新規」的GE620DX到貨了。

CPU小升一級,從i7-2630QM升級到i7-2670QM(四核);3D獨立顯示卡型號則從GT 555M更改為GT 635M,根據網路上的說法,只是改名字,實際效能不變。硬體基本規格如下:
  • CPU:i7-2670QM
  • 獨立顯示卡:NVIDIA GT635M,記憶體2GB
  • 記憶體:DDR3 1333 8GB
  • 作業系統:Windows 7 Home Premium 64位元
  • 硬碟:750GB 7200轉
  • 螢幕:15.6吋Full HD霧面螢幕,1920x1080


網路3C討論區常見的開箱文就省了,我個人認為拍一堆紙箱和配件的照片並不怎麼有趣,有些玩家認真地找一大票BENCHMARK測試軟體,來搾出硬體極限,這裡很抱歉也沒有,因為我實在很懶。事實上,我只裝了幻想戰記台版和日版這兩套遊戲而已。未來等暗黑破壞神3出來時,可能也會裝一套試試口味。

GE620DX,造型低調,完全不潮。
GE620DX的實體照片相當乏味。首先是GE系列的外型沒有微星的旗艦型號GT那麼酷炫,沒有閃亮的LED燈泡,沒有背光鍵盤和跑車外觀,完全只是一台低調、簡單、好料特多的筆電。

首先是CPU等級,GE620DX新規把CPU升級到i7 2670QM,其他品牌多半用在旗艦級的產品,微星則是同時用在GT和GE兩個型號上。

拜intel 智慧渦輪超頻技術之賜,必要時時脈可以從2.2GHz超頻到3.1GHz。實際上執行3D遊戲時,最高時脈頂多超到2.8GHz。原因不是很清楚,或許是預設開HT,所以沒辦法超到極限時脈3.1GHz的關係(筆電的BIOS太過陽春,沒辦法關閉HT)。

毫不掩飾的散熱設計,刻意安排了充裕的空間。
排氣口在左側,不會影響到右手邊的滑鼠操作區。
散熱設計是筆記電腦完全解放效能的關鍵。所以Apple MacBook Pro堅持外觀要優雅不能看見誇張的排氣口,Ultrabook強調輕薄,在電競筆電上都看不到。

電競筆電就像美式肌肉車。所有遊戲導向的筆電,散熱排氣口都是造型的重要設計,不會刻意去隱藏,也不會為了追求輕薄,而讓散熱變得困難,因為這是跟自己的效能過不去。

GE620DX重達2.5公斤,絕對不是輕薄型設計,機背有充裕的散熱空間,CPU和顯示卡的熱導管是分開獨立的,這對提高效能有很大的幫助。

現在記憶體模組價格崩盤,買電腦不需要跟業務員開口,就可以免費直接升級記憶體,送個4GB只是剛好而已。加上預載的4GB,記憶體至少有8GB,剛好可以配合64位元的Windows 7。

原本一直在32位元的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家用版上安裝FEZ,不是很確定FEZ是否能在64位元環境上玩,事後證明一切都是多慮了。FEZ可以在Windows 7 64位元版上順利執行。
15.6吋的尺寸不算嬌小玲瓏,所以好處之一是鍵盤可以解放,不必遷就小螢幕。GE620DX有獨立的數字鍵盤,方便輸入純數字。不過這對FEZ還是無效,FEZ要切換技能,還是只能用字母區的數字鍵。

鍵盤採用的是目前成為主流的巧克力鍵盤,又稱為孤島鍵盤。廠商宣稱打字更加輕鬆,不易打錯。不過實際上使用可沒那麼簡單。由於每個鍵位距離與傳統鍵盤不同,一開始非常容易打錯。觸鍵手感也比不上Cherry MX這類機械式鍵盤順手,所以如果遇到要高速輸入中文的話,實際上輸入時需要一段時間適應。

電競筆電常常強調有名牌音響廠商的技術加持,微星找丹麥名廠Dynaudio,其他廠商有的找JBL,有的找B&O,再配合環繞音效的音場技術,和過去的筆電音效相比,的確是有相當大的進步。

WASD鍵特別用紅色標示,是遊戲筆電的刺青表徵。
GE620DX沒那麼高檔,頂多只用了4個喇叭單體,還有就是支援THX的筆電環繞音效而已。但整體音質已經比過去我其他筆電要好很多了。

觸控板有個獨立開關,這是非常好用也非常重要的設計。如果你常用筆電玩FEZ就知道,雙手不慎誤碰觸控板,往往就會誤觸技能,國戰中不小心觸發技能的下場往往都是重傷或者回據點。所以開戰前務必要記得把觸控板關掉。

微星GE620DX還可以用S-bar這個自家研發的OSD應用軟體,來啟用或關閉各種Fn設定。打國戰前我一定先把觸控板、無線網路都關掉,免得礙事。

15.6吋擠進1920x1080的畫素,點距變得更小,好處是可以看到更細膩的畫面,影像處理可見面積也變多,壞處則是字體也跟著變小了。FEZ的對話欄顯示的字體比綠豆還小,閱讀上有點小小的困擾。微星應該有察覺到這個問題,所以預設系統字體有加大,操作上沒有太大困難。但,16:9的螢幕看起來,還是不大。瀏覽網頁或玩遊戲,16:10絕對比16:9更好。

4隻喇叭單體,兩隻藏在手腕放置區下方。可惜沒獨立的低音單體。
這片15.6吋LCD面板又回歸到傳統的霧面,沒有所謂的眩光問題。其實鏡面螢幕如果有完整的濾光片和高品質的AR鍍膜,不但沒有眩光問題,還能讓螢幕色彩增艷。只是筆電價格每年都在大崩盤,製造商只好不斷偷工省料,把該有的濾片和AR鍍膜砍掉,造成大家對鏡面螢幕的觀感不佳。不過高價位的筆電可能還不至於偷太多料。這台GE620DX沒用鏡面螢幕,但用料只是普通而已,並沒有令人驚艷的色彩表現。非常要求LCD色彩的玩家,大概只有外接螢幕一途了。還好這台有HDMI端子,外接大尺寸螢幕不是問題。

NVIDIA GT635M的4XAA表現是個大問號


微星在電競界耕耘多年,國外有不錯的口碑。不過2012年在台灣還是超冷門。
如果你想用筆電玩FEZ的話,3D顯示卡效能這大概是你最想知道的。intel 的Core i5/i7大多內建顯示模組,效能如何大家心裡有數。桌上型高階主機板可以透過BIOS設定去強制關閉,但筆電BIOS太陽春了,沒得改。所以只好依賴NVIDIA的驅動程式控制面板來手動配置,開啟FEZ時,指定使用NVIDIA的獨立顯示卡。

安裝好日版FEZ,進入蓋布蘭首都時,i7-2670QM在此發揮了強大的運算能力,第一個體驗是角色移動時的頓挫感完全消失了。不過使用與桌機相同的設定(水面反射,貼圖材質等級選一般,4XAA反鋸齒),以Full HD 解析度進行國戰時,還是有點吃力。FEZ經常必須左右180度掃視戰場,1920x1080畫面的fps明顯不足,玩起來並不能說相當順暢(把遠景調低的改善不是很大)。改用1600x1030就稍微順暢些(高度設定成1030 px 的原因是可以看到下方的開始及工具列,切換日文輸入法時會比較方便)。看來,用筆電玩幻想戰記,Full HD下特效全開還要順暢,還是一種奢望 

啟動FEZ後,從intel智慧渦輪超頻軟體上可以看到時脈會飆升到2.8GHz,此後便一直固定在這個時脈(拔掉交流電源不會降頻,但也不會超到3.1GHz),散熱風扇也會開始啟動。令我滿意的是即使長時間開FEZ(超過4小時),鍵盤打字區只有微溫感,散熱效果拔群。希望到了炎熱的夏天,散熱效果也能保持下去。

話說回來,我一向是ATI顯示卡的老用戶,對NVIDIA一點也不熟悉。NVIDIA驅動程式和控制面板對我來說非常陌生,調整起來常常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。第一次調整4XAA時,啟動FEZ,角色的輪廓線條的確比沒用反鋸齒時要順一些,但感覺上就是比不上ATI(現在是AMD)那麼平滑細緻。開啟8X CSAA或許會更好?但這樣做一定會影響國戰效能,目前沒打算把AA調得太高。等軟體環境穩定下來後,再來慢慢研究吧!(後來我才知道,獨顯根本沒啟動,我是用intel內顯在玩FEZ。詳見重要補充


*2012/10/6更新:週末假日早上起床上線,無聊之餘用google 搜尋幾個關鍵字,結果出現了一個契機:有日本FEZ玩家自行修改登錄檔,成功啟動了筆電中Nvidia獨顯晶片!是否能在我的筆電上奏效,利用假日研究文件中。預定先將日文內容整理出來,供大家參考。 網誌內容請點選這邊,原始網頁連結在此

重要補充:


Nvidia在筆電上面使用的獨顯如果採用Optimus技術,對只玩3D線上遊戲的玩家來說,很可能是悲劇的開始。因為它非常聰明,也非常笨。被列入白名單的遊戲或者效能測試軟體,大多能正確啟動獨顯運作3D運算,再由內顯intel HD Graphics 3000負責顯示。但是,手動加入名單的程式,不見得能正確啟動獨顯,尤其是比較老一點,使用DirectX 9.0c的3D線上遊戲。

很不幸地,FEZ就是其中之一。也就是說,即使做到:
  • 更新筆電硬體BIOS到最新版本
  • 更新intel內顯驅動(Windows Update)
  • 更新Nvidia獨顯驅動到最新(目前官方支援 GT635M 的最新版是301.42)
再把FEZ加進強制開啟高效能GPU的白名單,Nvidia GT635M照樣拒絕回應,遊戲全程都是由內顯負責運算並輸出。

這問題存在已久,有興趣的可到Nvidia官方討論區翻閱,就可以發現,各家廠商使用Nvidia獨顯的各筆電型號,都有使用者發文抱怨,共同的問題都是:玩遊戲時Nvidia筆電獨顯根本無作用,也無法強制開啟。

網路上有些玩家想盡辦法,提出幾個解決方案(我會另外寫網誌整理出來),但不見得適用於所有晶片型號,令人沮喪。

所以,如果想用筆電玩FEZ,採用Optimus技術的Nvidia獨顯,並不是個好方案。


日版FEZ官方終於在2012年10月22日的更新中,正式對應NVIDIA OPTIMUS。不過驅動仍無法自動判斷,玩家要開啟3D控制面板設定,自己把fezero_client.exe放入白名單中。





2 則留言:

  1. 寫得好:) 可惜您買太早,新的GE系列比較好阿...
    入手了GT60,算是給用心的台灣廠商一點支持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撇開OPTIMUS的問題不談,GE620DX能挑剔的地方也不多。頂級的GT旗艦系列很棒,下次會列入採購考慮清單中。

      刪除

留言可能不會即時顯示在網誌上。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